注册
English
关于我们
首页

成都青羊:跟着演出去旅行 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4月18日,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在青羊圆满落幕,今年的演出交易会创下三项历史之最:展览时长、展厅面积、交易规模均突破往届纪录。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演交会吸引300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参会,专业代表人数达1.2万名,较上届增长75%,整个会期共吸引超过3.5万人观展。现场设置了8000平方米的展区,较上届增长50%,展位数量达341个,增长34%,规格规模为历届之最。

为演出市场做加法的演交会,是一场思想的交流、前沿的碰撞。青羊企业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挑大梁,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办,青羊企业超1.5亿的签约……为青羊区推进“立园满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更勾勒出文旅融合时代下,演艺产业“破圈”的路径。

 

规模盛大

参展与交易人数远超历届

 

展厅里人流如织,论坛上一座难求,展厅外洽谈项目……在刚刚过去的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各种火爆场景频频出现。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论坛上来晚的参会代表一座难求,但大多都站着、耐心听完全场,有座位的人用手机或者纸记录着重要的内容,嘉宾们分享的有意思的数据和观点,也会拿出手机拍下来。

IMG_257

广西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副经理覃尚创在参加资源发布对接会时,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嘉宾们分享的项目比较有意思,我就记下来,这次的会议不仅是交易的平台,还是产业的学堂。”覃尚创说,成都之行既是充电之行,也顺道体验了成都舒适安逸的生活,品尝了成都的美食,也逛了美景。

在8000平方米的展厅内,分布着特展区、剧场、新空间演出展区、大型演出和旅游演艺展区、演艺技术与装备展区,囊括演出产业链条上下游,汇集各环节机构、企业、院团,可以一展看全国。

IMG_258

“我们刚好跟成都也有合作,五一期间就有一部儿童剧在成都上演。”陆排壹座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王健聪在展台前,给前来咨询的同行热情地介绍该公司的项目,“我们是与奥飞头部动漫IP深度合作,原创+制作了《喜洋洋灰太狼》《超级飞侠》等亲子剧……”

环视主论坛1100多个全部坐满的座位,以及分论坛一座难求的场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四川天府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传笑着说,“好像地方小了点。”

IMG_259

刘传介绍,本次演出交易会特点显著:规模盛大,参展与交易人数远超历届。据统计,参会企业事业单位达3000家,前来交易人数上万;展位数较苏州、天津增加50%,参展交易人数超预期;参会人员停留时长增加。“成都作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演艺第三城,近年发展势头良好。为助力其更上一层楼,这次演出交易会的举办是一个很好的爆发点。”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特别提到,“如此大的展会,离不开属地政府青羊区的支持和保障。”

记者了解到,本届演交会的经济带动效应远超预期。演交会结束后超过30%的参会嘉宾选择留在成都旅游,滞留时间超过3天。参会嘉宾“跟着演交会游四川”,形成高净值客群消费链,拉动成都及其他市州的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综合消费约6900万元。

 

展会启示

积极探索演艺新空间与新形式

 

一场演出交易会,不仅能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更是一次绝好的展示机会。

IMG_260

在此次交易会上,青羊企业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人艺”)精心布置展位,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等多元方式,生动呈现剧院近年来的发展脉络、经典剧目、创新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展位以简洁大气又不失文化底蕴的设计风格,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参观。在四川人艺的展位上,参观者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即可深入了解相关剧目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演出运营详情。展示内容从《苏母》《苏东坡》等传统话剧到《激流 家》等新型沉浸式演出,从《茶馆》等经典剧目复排到《谁在敲门》等原创作品,从国内巡演到国际交流,全方位展示四川人艺在艺术创作、市场运营与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成就。

四川人艺相关负责人介绍,据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面对文化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四川人艺将积极探索演艺新空间与新形式,通过打造驻场演出、沉浸式演出等创新项目,为观众带来全新观演体验,为剧院发展开拓新路径。

IMG_261

在四川展区内,还有一幅省内演艺剧院地图,其中点亮的就有一个新的演艺地标——天府演艺集团旗下的成都东安湖大剧院。该剧院近期将对外亮相,是四川座位最多的剧院。

刘传介绍,“要把演出交易会的经验做法延续下去,以后每年下半年在成都办一场个性化的演出交易会;这次交易会好的创意也要执行下去,天府演艺集团将在剧本孵化、青年人才培养和演艺项目持续化发展上深耕发力;同时,发挥四川演艺集团龙头企业的优势,上接政府,下接社会,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四川演艺品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去做演艺,真正做到‘跟着演出去旅行’。”

IMG_262

“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成都草莓音乐节虽然是在成都办,但也有50%的跨城观众。作为成都延续时间最长的音乐节品牌之一,草莓音乐节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成都乃至周边城市音乐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们连续在非遗博览园开了10年的音乐节,对于观众来说,也形成了一个惯性。我们在青羊也有公司,青羊区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沈黎晖表示,一个成熟的音乐节,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和联动,成都草莓音乐节希望联动更多场景,为观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乘势而上

打造“剧场矩阵+音乐现场”的演艺新场景

 

演出交易会对于正在以演艺演出为主线,推动“立园满园”工作的青羊区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为青羊区的演艺演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峨影1958电影公园项目进入开工倒计时,已引进劳雷影业等配套项目;妙剧场的《花重锦官城》已经成为文旅融合的演艺项目;天府今站文化广场产业园区将连片打造;非遗博览园最大Livehouse即将呈现;为游客量身定制的文旅项目、沉浸式复原乐剧《蜀宫乐宴》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热浪飞行”音乐节IP逐渐走向全国……一个个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呈现,青羊区已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旅融合范式,也彰显出青羊区在推进“立园满园”上的强劲动力。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数据,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7.61%,其中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

IMG_263

青羊也是这股演出热潮的受益者。2024年,青羊区共举办各类演出超3000场,票房收入约2亿元,也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音乐去旅行”文旅消费新模式。

演艺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政策创新体系的支持,青羊区还出台重原创、引爆款、强运营、办活动等政策措施,演艺演出氛围和产业发展环境呈现出叠加效应。

记者从青羊区文体旅局了解到,该政策鼓励演艺场馆运营,区内演艺场馆年度演出不低于150场且在青羊区结算的年度票房收入达到20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年度票房收入的5%给予场馆运营企业最高30万元的补贴;鼓励营业性演出活动开展,企业举办的营业性演出活动在青羊区结算的年度票房收入达到100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企业年度票房收入的1%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贴。同样,还支持音乐奖项落地青羊,最高200万的一次性奖励,支持办会办展,给予最高100万的一次性补贴。

青羊区还将持续打造“剧场矩阵+音乐现场”的演艺新场景,以金沙演艺综合体为核心,推动“演艺+文博”双向赋能,打造地标性演艺生态区;推动祠堂街、文殊坊等构建“文娱+消费”新业态,少城视井、明堂等构建“演艺+创意”新业态,打造全国标杆性文商旅展演协同发展集聚区;非遗创意产业园构建“非遗+顶级IP”新业态,以音乐演艺为主线、以非遗文化为底色,推动Livehouse等新场景落地呈现,打造世界级演艺文旅消费目的地。

此外,少城国际文创谷正在推动微短剧与区内文博文旅、商务商贸、科技等行业融合发展,凸显园区演艺产业特色,实现文旅融合。

当前,演出行业已经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供给代表,正成为拉动内需、传承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青羊区乘势而上,正在把文化底蕴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能,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贡献青羊力量。

 

信息来源:青羊融媒 主办方供图 部分图为资料图

 

 

首页    文旅    文旅动态    文旅动态置顶    成都青羊:跟着演出去旅行 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本文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官方网络媒体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传递资讯,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络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修正、删除。

浏览量 :0

创建时间:2025-04-21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