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English
关于我们
首页

四川画家李光伟:以艺术之笔弘中华人文正脉道

艺坛有云:临摹古人作画曰画匠,既继承传统又发展创新乃曰画家。齐白石也曾语:“似我者死!”《芥子园》亦有云: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

 

艺术家李光伟

言下之意在于,要把握有法与无法,师古与越古的尺度,笔墨当随时代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四川省郫县实力派画家李光伟老师的艺术不仅遵循了此法则,而且取得卓越的成就。他勤奋刻苦,醉心艺术创作;他全面发展,山水、花鸟兼备;他极具胆识与开拓创新精神。其艺术水平堪称独树一帜。

南齐谢赫所著《画论》奠定了中国山水画至今为止的最高审美原则。“……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即根据表达物象的需要营造结构,根据实际的需要添加色彩。

观李光伟之画,显然很好地符合了这一原则,其根据所见的不同,根据主观感情的不同,审美意趣的不同,从而给予山水画作完全不同的表现技法。《野渡无人舟自横》画面整体的灰朦,以山奔突出舟船水泊的静,营造出一种山野孤寂的氛围;《陕北风情》以苍茫大山占据画面过半为背景,整体赋色为赭色,很好地营造出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情。而《夹江行舟图》、《青城天下幽》、《川西三月》、《阿州有此境》等,则一改粗狂用笔之姿,以细腻、秀润之势表达山清水秀,清丽秀雅的巴山蜀水。这不能不说李光伟绘画基本功之扎实,画路之广,达于随心所欲,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境界。

1963年,李光伟生于郫县,高中肄业迫于生存压力即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做修路工,一去就是12年。自小喜爱绘画的他,小时候课本上的空白处几乎被他涂鸦的“打仗图”“生活小情趣图”等所占据。爱好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天赋的表现。这种天赋即使在阿坝的艰苦岁月,他也没有放弃。收工之余,他常常背着画板进山写生。

而阿坝美丽的山水,纯粹质朴,随和、真诚、真实不虚伪的地方风俗,人文精神不仅刻入其骨髓,更影响和塑造了他一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以及他的艺术审美标准,艺术价值取向。“它为我的艺术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就是我们在光伟作品中所看到的阿坝影子的根源。当然,在李光伟 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他也践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古训。阿坝风情给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他终生受益、感激。但对于未接受过正统美术教育的他,知识的力量与灵感同等重要。于是他回来了,坐进了四川美院艺术进修班的课堂,学习、实践,他融入艺术的海洋,兴趣更浓。谭昌鎔、邱笑秋,川内重量级艺术家成为影响他艺术与为人的重要导师。

人的一生能够做好一件事足矣,绘画已成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精神支柱。1992年,他毅然决然从旅行社经理的位置转型为职业绘画。“光伟作画十分勤奋、上进,常常半夜两三点还在挑灯作画,精神可嘉,其画三年一小变,六年一大变。”四川收藏家、郫县政协委员吴国先曾如此评价李光伟。

《三江行舟图》悬于其古朴的画室“仁智斋”中堂位。画面山奔水立,气势磅礴,极富动感;一轻舟迎风浪而行。“我就像是艺术江湖的一叶扁舟,在艺术的江湖奋力前进,无论风浪多大,也绝不放弃。”他坚定地说。

李光伟的花鸟画尤为与众不同。我们常见的花鸟画,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花鸟画给人的印象是工笔、富丽堂皇、矫情……然而在李光伟的花鸟画中却找不到此类影子。

其不同之处在于用色水墨为主,呈秀雅,古朴之境,在他看来水墨是中国画最大的元素,黑白银灰放在任何的地方都是对的,能够反映五色的世界;其用笔写意甚至大写意,突破传统窠臼,显示超人胆识;其线条富于乐感,有节奏、韵律;其内容不是无病呻吟,总关乎情,画不重复,每画皆有感而作。其花鸟画最大的不同,我认为更在于其思想性。以花鸟小题材来表达大世界,传递大情感,大精神,并在花鸟画中融入山水之笔法也。在我看来,这是很难得和罕见的吧!

李光伟笔下的花不是媚俗的花儿,乃高雅,秀丽、清新之花;光伟笔下的鸟鱼各具情态,或威风凛凛或孤独落寂,或神采奕奕。为了画出鹰的精气神,他特意自己养上了鹰,以观察老鹰的精神。“将写意画的各个环节都画完美了,那么整幅画也就完美了。”他是追求艺术完美的人。

他常常在音乐的伴奏下绘画。他说中国写意画的线条实际上应该是动作艺术,顶级的画家就像音乐指挥家,将无形的音乐艺术转化为有形的绘画艺术。一次他伴着《二泉映月》即兴游走步伐,随着音乐的缓急、缠绵、高低手舞画笔,当音乐停止,一幅画的线条也随之清晰见于纸端。“绘画就是在跟宣纸讲故事,谱乐章。”李光伟笑言。

在李光伟看来,风格是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格。变与不变就如同笔墨纸砚是不变的,而创作的作品却是千变万化的关系。每天接触的事物不一样、感受不一,环境不一,创作的作品也都不一样,贵在笔墨随时代、随性情,用画笔表现自我情怀,表现当代人文。

汶川地震后,李光伟曾第一时间创作了一幅寓意众志成城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画并予以捐赠。他说,艺术是解决心灵美的,艺术达到一定的高度表现出来的就是人和人格,艺术家本身的行为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就是勇担社会责任,有一颗博爱之心、胸怀宽广,为人随和,对艺术虔诚、执着。

近年来,李光伟老师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修行不辍。他不断地思考艺术的真谛,打磨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之美。以文化自觉担起文化强国的责任。以文艺之笔将阴阳、太极思维形之画卷,以翰墨彰显儒释道的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文化的正大气象。换言之,以文艺之笔书写中华人文正脉。其近年来的画作又呈现出新的貌,水墨写意是一以贯之的仪态,笔墨更加淡雅、冲和,构图更加简练,审美更加追求一种含蓄、内敛之美。

虔诚为艺的艺术家李光伟,我们祝福他这支艺术江湖上的舟船走得更高、更远。(郑建超)

 

李光伟简介:

四川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委员,郫都区政协常委,郫都区文联副主席,郫都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警察学院客座教授。

李光伟师承著名画家谭昌镕、邱笑秋、刘汉。先后进修四川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央军委及文化机构企业和个人收藏。出版有李光伟个人画集多部。

首页    文旅    艺苑谈天    艺苑谈天置顶    四川画家李光伟:以艺术之笔弘中华人文正脉道

本文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官方网络媒体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传递资讯,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络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修正、删除。

浏览量 :0

创建时间:2025-04-15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