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句④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开栏语】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等经典,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本栏陆续刊发中华经典文化名句、名篇,以飨读者。
名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孔子回答:“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篇》。语者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强调礼乐教化与道德修养。其弟子辑录其言行编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恕道”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忠”并称“忠恕之道”,被视为实践仁德的具体路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极简的八字,浓缩了人类共情的基本法则。孔子将抽象的“仁”转化为具象的行为准则:通过反观自身感受,建立对他人的同理心。这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打破了身份、阶级的界限,成为普世性的道德黄金律。
创建时间:2025-04-1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