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耙耙柑、猕猴桃闻名的蒲江县,是川果千亿级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中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蒲江如何打造天府果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天府果荟产业园),以园区高质量发展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着这些问题,四川农村日报专访了蒲江县委副书记张吉广。
菜鸟农业产地加工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分选耙耙柑。刘佳 摄
四川农村日报:在成都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蒲江对天府果荟产业园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
张吉广:蒲江是全国晚熟柑橘和猕猴桃核心产区,其中,晚熟柑橘种植面积约45万亩,已初步形成水果仓储分选、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条。从地理位置看,蒲江具有成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进藏入滇咽喉要道优势,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有“买全国、卖全球,买全球、卖全国”的良好机遇。
当前,全市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蒲江也积极响应,深入剖析优势、短板,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我们整合资源,在原蒲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成立天府果荟产业园,将其作为推动全县特色果业做优做精的主要承载地。
未来,蒲江将围绕水果主导产业,以特色水果、农产品冷链贸易、电子商务为主攻方向,加速构建“品质果园、冷链仓储、贸易结算、博览会展、电商直播、绿色金融、检验检测、保税物流、综合服务”九大功能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四链”融合发展,打造立足西南、覆盖全国、面向全球的千亿级特色水果产业集群。
基于此,蒲江将按照“一核两带多支点”的空间布局,在2035年前实施近70项建设项目,为打造千亿级水果产业集群、实现绿色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农村日报:结合天府果荟产业园发展目标,今年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张吉广:如今,水果产业正向精细化、连锁化发展,冷链物流正向现代、集约、高效转型,蒲江果业整体能级有待提升,各生产环节亟需提质增效。面向未来,蒲江将围绕四个环节,高效稳健开展天府果荟产业园“立园满园”行动。
环境方面双线并行,既要加快建设商贸储运中心、科创交流中心、国家柑橘公园,力争明年“万果博览荟”项目初步成势,着力提升基础硬件环境;也要优化政策、服务和生态等软环境。这是今年正在重点推进的工作。
企业是推动农业园区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今年要协同县级相关部门、国有平台公司,持续扩大蒲江农业“朋友圈”。
但企业引进来,留不留得住、发展得好不好,需要以好项目为支撑。今年1月,蒲江首次举办2025万果博览荟(中国·蒲江)果品交易会,并在会上面向全国发布了天府果荟“立园满园”机会清单,包含25个项目,总投资35亿元,涉及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招商是今年的首要任务。只有扩大招商力度,把资金、人才、资源引进来,才能把以上三个要素真正串联起来,推动园区加速发展。
四川农村日报: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部署。蒲江如何推动抓好落实?
张吉广:立足县情实际,蒲江将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做好三篇文章。
农业方面,第一是全域全员实施“两个替代”工程,确保全县“两个替代”技术应用覆盖面达60%以上,提升粮油、柑橘、茶叶、猕猴桃等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第二,需县农业农村局、天府果荟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和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统筹推进“两个替代”推进三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水果银行”、构建农产品溯源体系统等工作,共同办好“立园满园”这桌席。
第三,是全域旅游提升行动。蒲江拥有“三山两河连四湖、浅丘森林嵌林盘”的优越生态格局,以把生态“高颜值”转化成经济“高价值”为导向,今年将加快6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创建,策划培育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和2条休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农村方面,首先是美丽蒲江建设。蒲江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老天爷赏的这碗饭守护好。其次要扎实推进“五清四化”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三需加快田园生态商务区建设,早日成为绿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和总部企业“第二办公场所”“乡野办公空间”。
关于农民,首先要深入推进一村一警、一村一教、一村一医、一村一邮、一村一企“五个一工程”,提升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其次,蒲江80%的低保户、所有特殊困难对象以及大部分残疾人都在农村,必须加强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关爱。
最后是增收。必须持续强化粮油、特色经作及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导向,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是所有行动的导向,也是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任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促进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品牌培育的关键平台以及三产融合的示范区域。
对照成都肩负的职责使命,在去年10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成都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打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仗攻坚仗。
当前,成都正以建园区、优集群为重点,推动农业园区“立园满园”聚力聚势,壮大“4+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实施农业园区“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行动,聚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到今年底,园区营业总收入提高5%,农业营收提高3%,建成百亿级园区1个;到2027年底,园区营业总收入提高15%,农业营收提高10%,百亿级园区达到3个;到2029年底,园区营业总收入提高20%,百亿级园区达到5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1。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