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English
关于我们
首页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winding-road-1556177__340.jpg

乡风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近年来,国家针对美丽乡村和宜居旅游这项重要课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今,乡村环境已大有改善,道路四通八达,环境逐步改善。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充分保障全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广大农民“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上”。

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充满自信的乡村文化。近些年,在建设乡村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破坏乡村的现象,尤其是对乡村文化的破坏。乡村振兴需要按照规律办事。发展农业,按照农业规律办事。建设乡村,就得按照乡村的规律办事。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树立村民先锋榜样的方式,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农民干事创业的劲头,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态,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乡风文明建设留住人才最关键。多年以前,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许多村民背井离乡到外面打拼,导致青壮年群体主体力量缺失,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乡村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乡风文明建设要靠人来干,要创造出留得住人才的良好空间和文化氛围。有了人,有了人才,乡村的产业才能发展,其他方面也才能有活力。要坚持引进人才,让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才俊们感受到乡村的温暖,用乡村的“真心”换取人才留在乡村的“信心”。同时,也要鼓励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乡贤等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

来源:七一客户端

首页    乡村    乡村动态    乡村动态列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

本文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官方网络媒体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传递资讯,图片和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络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修正、删除。

浏览量 :0

创建时间:2025-03-25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