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指南 | 环境优势之人才红利提升
人力资本存量优势明显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提升。从数量上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庞大的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从结构上看,大龄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而青年劳动力数量稳中有增。从质量上看,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而且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高达14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是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持续提升
中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约4000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加大;截至2023年9月,中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7%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累计建成1176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47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3年,全国累计遴选3万余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年超过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2468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439.5万余人。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力资源服务逐步完善
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人力资源要素市场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从立法层面明确了国家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法定职责。2021年,人社部等五部门印发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人社部制定《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健全。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2022年,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举办现场招聘会27万场次,网络招聘发布岗位信息9.3亿条,发布求职信息9.6亿条,全行业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
外籍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是中国国际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8月1日起,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2条移民与出入境政策措施,涵盖放宽签发长期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对象范围、拓宽外籍人才认定的对象范围、提高外国人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鼓励、支持、便利外籍人才、外国优秀青年和外籍华人来华在华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学习工作。各省市同步推出多项政策,采取多形式、个性化的精准服务更好地解决外国人才在华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等。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