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天府新区“七年之痒”后的华丽蜕变!新定位引领未来

从2018年3月实体化运行算起
眉山天府新区现在正好迈进第七个年头
七年来
眉山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经历了多次调整
如人体一样
它的细胞也在不断交替更新
如果放在新区这座城市
在实体化运行的这七年来
怎么不算是一个“痒”的过程呢?
期望、徘徊、突破、创新、聚焦
……
每一个关键词
都是新区在这七年中的真实演绎
并都转换为一次又一次向上生长的动力
PART.01
期望
国家级新区使命

自眉山天府新区成立以来,中央、省委对眉山天府新区的未来寄予厚望。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天府新区视察,做出重要指示——
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18年8月16日,时任省委书记彭清华亲临眉山天府新区视察,对眉山天府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寄予殷切期望——
协同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同城发展。眉山是离成都最近的市,成眉同城化最有基础、最有条件,要在交通、规划、户籍管理、公共服务、异地上学、医疗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开展实质性合作。眉山在成都边上发展,要和成都融合起来,不能是“月明星稀”,一定要实现“近水楼台”。

△实体化运行初期的眉山天府新区

△现在的眉山天府新区
PART.02
徘徊
发展中的阵痛
实体化运行的过程,其实也是摸索的过程。尽管区位优势显著——北接成都天府新区,南临眉山主城,东靠天府国际机场,但“如何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难题,这些难题也更多体现在与成都天府新区的对比中。
眉山天府新区中心区前身只是一个小镇,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可以说,眉山天府新区的基础设施仍处于快速补短板的阶段。

△天府大道视高段(2018年)
眉山天府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企业与重大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仍十分缺乏,创新能级与产业厚度严重不足。

△建设中的加州智慧城(2020年)
在高校方面,眉山天府新区仅有高职院校,缺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本地转化能力有限。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主要依赖政策引才,人才层次和规模受限。

△新区高职院校
从发展动能的各方面而言,眉山天府新区相较于成都天府新区仍存在显著差距。但必须意识到的是,这种差距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虽然顶着国家级新区的名号,但眉山天府新区的建设起点本来就比成都天府新区低得多。
同时,许多人对眉山天府新区赋予了与成都天府新区同等的期望,这种期望对于眉山天府新区而言其实是过高的。当实际发展达不到过高的期望时,便产生了源源不断的质疑声。
PART.03
创新
探索发展新路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回应国家战略与群众期望?
立足发展实际,眉山天府新区对产业协同、开放平台等多领域进行深刻探索。
构建“成都总部+眉山转化”协同模式,如建设金星集团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探索创新眉山氢能及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场景等;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开园,园区以环天智慧公司为链主,助力新区打造国内商业航天新高地;成功举办两届 “院士眉山行”活动,成立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眉山技术转移基地、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科研平台,进一步推动新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


高质量建设中国(眉山)跨境电商综试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眉山国际铁路港等10个开放平台,其中眉山国际铁路港累计开行国际班列391列,联通境外节点城市34个。


△开行国际班列
PART.04
突破
实践检验成效
医疗配套——


教育资源——




PART.05
聚焦
新定位新愿景
如今,眉山天府新区正以“新成都门户,天府卫星城,眉山科创地”为新的城市定位,以聚人兴产为重要切入点,成功发射“天府星座”10颗卫星,初步形成“1+4”未来产业集群、“1+2”先进制造业集群、“4+3”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通威太阳能、联合利华、新希望等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

△通威太阳能
为营城造势,新区还举办美食节、消费节、合唱比赛、音乐节等参与群体广泛的活动,累计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
△欢歌响彻柴桑河合唱表演赛
△「你好大学声」天空音乐节

△“乐购天府 潮玩新区”消费节
因徘徊与焦灼而阵痛
却以突破与创新实现了跨越
眉山天府新区的七年是一部
在“痒”中探索、“痒”中求进的奋斗史
不可否认的是
至今这里仍充斥着或大或小的质疑声
但你依旧可以保持期待
至少可以看到这个小城依旧在成长
这里的人民依旧在
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着
眉山天府新区
未来可期